一、鐘罩紋的解決方法及預防措施
垂直進磚方向的弧形條紋痕跡為鐘罩紋,這種缺陷產生有兩種原因造成:機械震動和釉幕飄動。
(1)機械震動包括鐘罩的震動和皮帶震動。造成鐘罩震動的原因有鐘罩安裝不牢固和鐘罩離震源(壓機、窯爐風機、釉缸)太近,接釉槽回釉管不能接觸震篩;皮帶震動主要是皮帶磨損粗糙和皮帶變形太松導致坯體走速不穩形成鐘罩紋。
解決的方法為:1)施釉鐘罩應遠離壓機等震動源,直接連接于固定的水泥基體上,加高固定水泥支柱,避免上釉支架震動。如鐘罩附近有大型機械設備運作,可把鐘罩區域四周的水泥地板切開,減少通過水泥板傳到鐘罩上的震動;2)避免釉線馬達震動對施釉鐘罩的影響,所有回釉管應用繩索懸空固定,防止振篩通過回釉管把震動傳遞到釉幕上;3)給皮帶滴清水增加潤滑度、適當調緊皮帶或更換新皮帶,拉快走磚速度,保證坯體走速穩定行進。
(2)釉幕飄動產生的因素分為釉漿性能參數和周圍氣流吹動。釉漿的比重過低和流速過小都會產生釉幕飄動導致淋釉不平整;比重過大和流速過大又會導致上釉管道篩網堵塞,上釉不均勻。必須合理控制釉漿工藝參數,保證鐘罩內的釉漿量基本穩定,使回流的釉漿及釉下料均勻后才可使用;淋釉設備必須裝搭建在棚內,不能裸露在外面,避免風向吹動釉幕,特別是夏天,淋釉工使用風扇時要特別注意風向是否正對著鐘罩。
二、釉痕的解決方法及預防措施
平行于施釉線方向、垂直于皮帶的條紋即為釉痕,位置一般具有固定性。產生的原因為施釉鐘罩邊緣的積釉成塊、鐘罩表面的損傷等。解決的方法為:停線清洗鐘罩積釉,避免釉渣掉在磚面形成釉泡;更換鐘罩或使用鐘罩面未損傷的部分淋釉。
三、縮釉的解決方法及預防措施
淋拋釉時有裸露的絲網花紋、噴墨花紋,或淋面釉時表面有空白無釉的坯體等現象即是縮釉,裸露面積大小不同。這種缺陷主要是釉與墨水或花釉的不相融導致,產生縮釉的工藝環節不同,調整方法也各異。
淋拋釉時產生縮釉現象,主要原因為深色產品墨水量大、花釉透釉量大。解決方案為升高噴墨后小干燥器溫度,使淋釉前磚坯表面水分減小,或者減少拋釉釉量,減少釉中的水分。
淋面釉時產生縮釉的因素較多,主要分析坯和釉的性能。
(1)坯體可塑性太大,在施釉過程中,坯體表面吸水膨脹排擠釉漿而形成縮釉。調節方法主要是減少配方中可塑性大的原料,或加入一部分煅燒過的粘土;(2)釉的可塑性太小,釉的收縮比坯體慢,釉脫離坯體而卷曲縮釉,使用成品釉時應適當添加CMC含量,提高釉漿黏度,生料則可提高黏土的使用量;(3)釉料不能磨的太細,不能為了調整溫度而過于磨細,這會使得釉層在干燥過程中收縮過大而脫離坯體導致燒成后縮釉。特別強調一點,使用生料時,應使用煅燒過的熟氧化鋅,因為生氧化鋅含有大量的微細顆粒,極易造成縮釉現象。實際生產中最常見的屬釉漿細度太小導致。
四、針孔的解決方法及預防措施
拋光后磚面出現大于1 mm的孔洞或白點可記為針孔缺陷,針孔缺陷主要分為燒成針孔和淋釉針孔,燒成溫度過高和氧化不足都會導致針孔降級,本文主要講述淋釉產生的針孔。淋釉針孔一般具有可觀察性,在釉線發現及時,處理得當,損失會降到最低,所以觀察判斷是淋面釉還是淋拋釉是重中之重。
(1)淋面釉針孔燒后一般不會產生氣泡,釉層下面只會有單個黑點,不密集可以不降級處理,可適當加大淋釉前噴水量和降低淋水前坯溫控制。還有一種常見淋面釉針孔,主要為坯體表面有假顆粒凹坑,導致淋釉時產生較大針孔,預防此種針孔需要加大原料車間漿料過篩目數和清理粉料傳送皮帶。
(2)淋拋釉針孔相對比較復雜。首先要了解拋釉的高溫黏度大小,一般黏度大的淋拋釉單個針孔,燒后不能熔平;其次,淋面釉到淋拋釉相距較長,釉線走磚過程中容易掉粉塵導致磚面形成破口針孔,需要及時查到掉粉位置并加大風機風量;然后,觀察走磚兩邊釉面干的快慢并測量釉量,干的慢則釉厚,容易產生針孔毛孔,情況嚴重者甚至炸磚,可適當拉開釉幕、調整銅圈擺放位置;最后,要考慮面釉的保水性能,面釉排水過快,釉面太干,造成淋拋釉時產生單個針孔,需要調整面釉球土含量或者調整干燥工藝參數。
不管淋面釉還是淋拋釉都必須要有合格的釉漿,必且在35℃以下的環境陳腐36~48 h,釉漿儲存時間過長,堿性物質會分解影響釉漿成分,燒后容易產生氣泡針孔;儲存環境溫度過高,釉漿容易發酵產生氣泡,攪拌缸攪拌不充分,施釉時氣泡不能完全排除而留在釉層,燒后產生單個針孔,發酵嚴重的釉更容易產生批量針孔。
五、凹釉的解決方法及預防措施
淋釉產生凹陷下去大小不一的釉坑,大于1 mm則降級處理,具體表現為拋后上不了光,顏色暗沉。產生凹釉大致分為兩類:釉漿性能和釉線工藝。以魚骨圖分析凹釉產生的因素(見圖1):
♦ 圖1 凹釉產生的因素魚骨圖
(1)釉漿性能包括原材料的甄選和球磨工序
原材料的甄選應避免選擇或減少引進鐵、銅、鈦等著色離子化合物的低熔點雜質,它們主要來源是粘土,從釉漿外觀上看為懸浮在表面的暗黃色有機物,該有機物無法通過過篩去除,只能通過加強除鐵和人工打撈。
球磨工序必須嚴格按照配方單入球,特別是添加劑的用量和品種要嚴格控制。如果選用高粘甲基,用量最好不要超過0.1%,中粘甲基不要超過0.2%,甲基用量大,釉漿粘度大,釉中的氣泡很難排除。夏季流速變化大,防腐劑用量不能超0.1%。必須嚴格檢查包裝袋是否有油污污染,為防止油污污染可在釉缸內加入0.003%的威猛先生,不可過量,太多會造成氣泡。必須嚴格要求釉漿陳腐時間24~48 h,夏季釉漿在陳腐過程中如果溫度超過35℃,釉漿中的甲基、有機物和堿性物質容易發酵分解形成氣泡,所以釉缸必須安裝冷卻裝置。
(2)釉線工藝是控制凹釉缺陷的最后一道關鍵工序,制定合理的工藝標準是重中之重。
淋釉設備安裝好后,所有新設備必須提前用去油污的清洗液清洗干凈,確保沒有油漬。檢查釉斗下釉口到鐘罩的高度是否合理,過高下釉沖擊大,造成氣泡下流形成凹釉。上釉缸需安裝30~40目的濾網,防止氣泡和釉渣抽上鐘罩。鐘罩支架上加裝小型風扇,吹散水氣防止凝結在鐘罩底部形成水珠,隨釉滴落或滴在磚面上,形成凹釉。
釉線釉漿調整方法:員工調整前應確保手上無油污,根據流速大小加入適量的清水(不能用污水),如果流速超過120 s,可用三聚或液體解膠劑調整。釉線必須配備3個以上攪拌缸,加水調流速后有足夠空間和時間來攪拌均勻,避免釉中有加水產生的氣泡淋到磚面形成凹釉,第一個攪拌缸加水調整比重、流速,轉速變頻應調大攪勻,第二個攪拌缸主要是排除釉中氣泡,轉速變頻不宜過快,固定最后一個上釉缸的轉速變頻,保證釉面有少量氣泡,轉速過慢,釉漿不好排氣,轉速過快,容易產生氣泡。定期清洗鐘罩,減少釉渣造成的長條形凹釉;最后,清洗鐘罩下皮帶的回釉時,水量不應開太大,避免皮帶甩水到磚面產生凹釉,同時回釉可當做水用來調比重流速。
作者:査武華,熊勛旺等
節選自《佛山陶瓷》2016.11
《創新陶業》手機網二維碼